黑奇士采访了有关专家,梳理观点,供各位参考。
无人货架存在的价值
2017年9月,我写过一篇无人货架的分析文章,对这一业态提出了一些疑问。
经过半年多的观察,我觉得那篇里的疑问,有些是可以解释的。例如配送、选品、布点等问题,已经有企业可以比较好的解决(下文详细说);有些暂时还没好的解决措施,只能期望随着行业的发展,留待将来。
从大的商业布局上来讲,仓储超市、大型超市、便利店、无人货架这四种形态,覆盖半径依次降低,人群购物频率依次升高。
例如,好市多(仓储超市)的购物频率大约为2-3个星期一次,覆盖10公里以上的范围;
而普通的大型超市,像华联、物美这些,基本覆盖半径也就是2-5公里,每周购物1-2次。
便利店像711、全家这种,覆盖500米半径,每周购物2-3次,忠实用户甚至可以1天多次。
无人货架的本质逻辑,就是需要覆盖100米半径之内的购物人群,在激发他们日常购物欲望的同时,开发新的零售场景(每日优鲜便利购管这个叫建筑物级的零售,我觉得还挺形象)。
如果有一种业态,能提供比711更近的购物距离,品类等同于他(甚至略少,大数据支撑下的频繁补货,可以搞定更小粒度的需求,不用备货太全),价格与他持平、甚至略低,这种业态有没有价值?
毫无疑问,是有价值的,而且会有很强的用户粘度。
这就是无人货架。未来的无人货架应该不是简单的一个架子,可能是智能货柜,也可能是什么变形,这就需要在损耗和效率之间掌握平衡。